四川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四赴南极三赴北极 成都冰川学专家用脚步丈量冰川世界
作者: 贡嘎山站 更新时间: 2018-01-22

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的“三极”,酷寒而人迹罕至,人们大概以为都是不毛之地,但事实上这些地方不仅有着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还有着充足的生命力和无尽的资源。

由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张文敬担任第一完成人的科普著作《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丛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文敬多次赴南极、北极、珠峰、长江源、雅鲁藏布大峡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喜马拉雅山南坡以及中国西部各大冰川分布区进行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此次获奖不仅是对个人的褒奖,也是对科普工作的肯定,鼓励更多科研人员用笔记录科学知识,用文学的语言将科学呈现给大家。”谈及获奖感受,张文敬有点激动。

近半个世纪里

张文敬几乎跨越了地球所有区域

“南极、北极、喜马拉雅山,还有雅鲁藏布大峡谷,这叫陆地深极,还有一极就是我这小小的书房。这五极囊括了我一生。”张文敬给自己在楼顶的书房命名为“五极居”。书房里有不少他的著作,墙上挂着在野外考察的工作照,张文敬在这里向记者讲述了他与冰川的故事。

4赴南极,3赴北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间,张文敬几乎跨越了地球所有的区域,亲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大洋。“最长一次在大洋里航行了70多天。”40年来他与冰川结伴,一旦在平原呆久了,就闷得发慌,渴望到高原,呼吸到那里的冷空气就浑身舒坦。张文敬自谓“反季节的候鸟”,每年夏季出远门,冬季回成都,衣柜里除了野外御寒衣物,几乎没有一件衬衣。“冰川探险很多时候都无路可走,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常年奔走野外,难免遇到各种危险,张文敬回忆,1987年首次去南极参加中日联合科考,在浮雪上一脚踏空,跌到冰缝里,幸好反应快,用雪镐一横,挡住了下滑,但腰部以下已浸到冰水里,最后被队员救了上来。“在考察过程中会碰到各种科学点、自然问题,我有种强烈的冲动,用文字记录、表述下来。在从事科研的同时从事科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张文敬说。他每天都要写几千字,最多的时候达上万字,今年还有三本新科普书要出版。

地形与气候

是“大美四川”不可复制的资源

“传统教科书把冰川作为科学进行研究才半个多世纪。”张文敬介绍,人们之前认为冰川是地貌景观体、淡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的窗口。“气候变暖时,冰川将后退变薄,气候变冷时,冰川将变厚变长,是检测气候变化的理想地区。在我看来,冰川不仅是气候的产物,它也是一定地形、地貌条件下的产物。冰川是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张文敬分析,冰川的存在好比在地球上放冰箱、空调,当气候变暖,冰川开始牺牲自己的体能,消耗掉空气里的大量热量,从而控制气候进一步变暖。

四川山川有哪些突出特征?“四川拥有一个倾斜的构造盆地,西部高,东部低,季风源源不断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张文敬分析,此外,四川拥有气候分带、植被分带、景观分带的极高山,景观格外丰富多彩,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是距离产生美,那么四川独特的高差错落的地形和与此相适应的气候,才是“大美四川”不可复制的资源。

新闻链接

国家科学技术奖

成都为何“摘得”多项奖项

本月初,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共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成都斩获颇丰,我市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6个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人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高质量创新成果,可以反映出创新环境的“软实力”。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创新主体作用,在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做出了多项探索。去年9月,成都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将科技服务摆上“货架”,供创业者按需“选购”。开业近4个月,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共吸纳会员企业14356家并全部纳入双创企业信用库,汇聚高新技术服务资源3300余项,其中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70余家,累计为5000余家企业提供10000余家(次)专业化服务,创新信用券完成交易4700余家(次)。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我市建立高层次人才礼聘制度,健全完善外籍人才特别通道服务机制。同时,设立创新创业人才杰出贡献奖,给予100万元奖励。

此外,为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我市对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给予最高10%配套补贴,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同时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支撑。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的“成果转化十条”“知识产权十条”,出台《成都市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增加到2500家。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市还召开在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现场会,成立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联盟。2017年全市新增在蓉高校教师带项目创领办企业100余家,1000余项专利成果实现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积极开展科技金融探索创新,营造科技金融新生态,通过“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贴”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新创业。“贷款、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捆绑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文据成都日报 记者 宋妍妍 王雪钰)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ggf@cern.ac.cn TEL:02885578037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